手機Banner2標題

道德經

行一善、消一因、解一果

不積章第八十一

2018-01-02

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辯,辯者不善。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。聖人不積,既以為人己愈有,既以與人己愈多。天之道利而不害,聖人之道為而不爭。

語譯:

   言之有物,言之有微的真實話,由於句句真實直樸,不做粉飾,不強調好聽,自然就不美。

   以討好悅人或稱譽比擬為工的花言巧語,究其則荒誕無憑,所言的並非真理,亦無實用價值,當然就不真實。善者實事求是而訴諸理性,不以好辯爭勝為善或巧立異說為能,所以不必以言辭來辯解。

   以言辯解的人,禦人取足於口,席上機鋒甚健,對手雖不得不屈服,但是能變是為非,變邪為正,孟子斥為異端邪說,所以他不是善人。

   所謂「心領神會,明覺四達,真知也。」如聖人的不出戶,不窺牖而能了然天下事物的情狀。知者虛靜默會,不在知見上求博。知者自然不博。

   務博者以不知為恥,則無所不求,或誇多鶩得而對性命之真知,實不能徹,這就是聖人「守一而萬事畢的原理」,所以說博者不知。

   聖人的真學問,是外不求積有形的財貨名利,內不積私知妄見,是非恩怨的心。以其智慧毅力精神的能力來為人民服務。犧牲奉獻得愈多,則其功德也愈厚,而且後人對他的感念與崇拜也愈久愈盛。這樣施捨得給人愈多,受惠受施者以及天道的還報亦將愈厚愈多。

   天道的發展是以利養萬物為原則,完全是利他而不損人的。聖人之道,似乎與天道契合,奉獻心力,多做功德只在調和萬物,謙恭自持,而不與萬物相爭。